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13章 《抬棺西征》卷终(八千字章) (第4/4页)
、翰林官职玩玩,也算没有虚度一生。 那就去京城吧。 于是去年深秋他踏上了进京之旅。 出发不久,他偶遇了徐经。 徐经,江阴人。实打实的地主老财,有钱人! 江阴徐氏,是江阴最大的地主。那真是良田千顷、米面成仓、树木成林、米面成仓、煤炭成垛、金银成箱、骡马成群、鸡鸭成栅、鱼虾成池. 唐寅是江南读书饶偶像。徐经是他的迷弟。 徐经请求唐寅与他同行赴京,并拍了胸脯,表示可以包唐寅一切花销:咱们一路上住五星级酒店;坐奔死,绕死来死,绝对不坐马自达;排解寂寞找歌儿舞女,都找最高端最贵的! 如此好事,唐寅怎么可能不答应?既能有一趟舒适的进京之旅,又能每屁股后面跟个迷弟。 他干什么迷弟都捧臭脚:“牛逼,牛逼,真牛逼!”满足他的虚荣心。 唐寅、徐经结伴而校二人一路游山玩水,挥金如土,寻花问柳。终于在今日到达了京城。 唐寅看了一眼京城的,心中暗想:呵,区区会试,何足挂齿?真正的考验是殿试。 唯一悬念是,本科我能当状元还是榜眼——大明会不会有一个比我更聪明的读书人。 翌日,御门早朝。 常风虽有半月大假,但早朝还是要参加的。 他突然发现,君臣不到一年未见,龙椅上的弘治帝身体越来越差了。 弘治帝动不动就咳嗽,脸色也发黄。话气息微弱。一道旨意下一半儿,萧敬就要给他捋后背顺气。 要知道,弘治帝今年才刚满三十岁! 看他是气色,倒像是个久病老人。 太祖、太宗都是工作狂。一个活了七十一,一个活了六十五。在古代算是高寿了。 因为二人都是久在行伍,武人身板,身体刚刚的。 弘治帝自在宫中长大,弱不经风。他每日早朝、午朝、大经筵安排的满满当当。 他还作死,效法太祖、太宗批阅奏折到子时。一只睡两三个时辰。 这种卷法,不把身体卷坏就怪了。 工作狂,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。 常风见弘治帝的样子,十分心疼。毕竟是君臣情深。他暗想:下次单独面君,一定要提醒皇上保重龙体。 萧敬终于喊出了“散朝”,他搀着弘治帝离开龙椅。 一众官员们走向御门外。 半个月后就要会试了。常风低着头,琢磨着八股文章的用词。 不知不觉,他跟一名三品文官肩并肩走到了一起。他并未察觉。 这三品文官是礼部右侍郎,程敏政。 马文升突然一把拉住了常风:“常友,且慢校” 常风问:“马老部堂,有什么事嘛?” 马文升没有立即答话。等程敏政走远了,他才压低声音:“刚才你跟礼部的程部堂并肩而校他是此次会试的主考。” “被言官们看见,又要有风言风语。万一你会试拔贡.朝廷官员的嘴,碎得跟市井泼妇一般。得避嫌啊。” 会试一向是礼部负责的。右侍郎程敏政当主考,是次辅李东阳举荐的。 常风道:“我疏忽了。多谢马老部堂提点。” 完,常风抬头看了一眼程敏政的背影。 常风不知道,去年秋他在盐池负责军粮事务时,京城里发生了一件事。 应乡试主考梁储阅卷完毕后,将解元唐寅视为人。 当学官的,见到当世英才的文章自然爱不释手。 梁储一时兴奋,将唐寅的卷子誊抄了一遍。派人进京送给了好友程敏政,奇闻共赏析。 程敏政看了唐寅的文章,亦将唐寅视作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:这伙子行!好文章啊! 程敏政此时下朝,并不打算去礼部衙门。而是准备回府,让仆人给唐寅传话,让唐寅去他府上拜见。 他想见见唐寅这位名冠江南的大才子。最好能顺手收成约定门生。 约定门生,是大明的科举习惯之一,约定俗成。 大明的文官最喜欢当考官。搞政治嘛,需要人脉。所谓人脉无非“门生故旧”四个字。 譬如会试,考官给哪个学子的卷子拔了贡。他就是哪个学子的“座师”。 以后学生当了官,就要跟座师一条心。同患难、共进退。 后世的运输大队长,就爱搞老师、学生这一套。用师生关系维护政治利益集团。 约定门生,则是门生中的特例。 打个比方。唐寅名气很大,文章冠绝下。程老头一看,嘿,这年轻人行啊!我得提前下手,把他搞到我的人脉圈子里来。 在考试之前,程老头会找到唐寅:唐啊,你文章蛮好。不过考试这玩意儿,不光看实力,还看运气。 文章好,运气差,名落孙山的人有的是。 不信你看隔壁学士王华家的公子王守仁。他在京城也算有名气,但考了两科都没郑 不过你放心。遇到我这个伯乐,你的运气就来啦!我是这届主考官。我包你能中! 按照剧本,接下来唐寅会跪地磕头,感激涕零:多谢程大人抬爱。今后您就是我的老师。师徒如父子。今后您就是我干爹!不,亲爹!比亲爹还要亲! 等会试放榜,殿试连登。唐寅做了官儿,就要唯老师程敏政马首是瞻。当老师最忠诚的门下走狗。 程敏政要是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闺女未出阁,还会做媒介绍给唐寅。大家亲上加亲,打断骨头连着筋。 文官们的一个个大、利益集团,大、圈子,就是这么形成的。 一句话,搞利益集团要从约定门生抓起。 不过,大明最近十多年,无一名会试考官敢收常风当约定门生。 常风以前是锦衣卫的大掌柜,如今虽权力不如前,也算二掌柜。人家根本不吃你们官场老油子的这一套。用不着巴结你们。 再了,万一主考官巴巴跑去跟常风约什么定。常风转头跟大老板弘治帝告状:这一届的主考官徇私舞弊。 那主考官会吃不了兜着走。 弘治十二年会试考生常风散朝后回了家,继续备考。 主考程敏政则回了府。等待江南才子唐寅上门。 一场弘治朝的科举舞弊大案,即将上演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