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之饮食男女_第354章 人前显贵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54章 人前显贵 (第2/5页)

>    所以要么占着这个位置不动,要么就得求个准话,否则她是不敢生的。

    别说什么婆家有钱,说丈夫在轧钢厂上班,只要不是自己挣来的,秦京茹都不信那个。

    婆家丈夫再有钱,你伸手要钱过生活的滋味绝对是不好受的。

    一次两次的还能长得开口,次数多了自己都受不了了。

    她来了城里,其实倒不是最羡慕顾宁,顾宁的生活她看不见,也接触不到,更想象不到。

    秦京茹最羡慕的是赵雅芳,同样是从农村走出来的,嫁到婆家能自己赚工资,有独立的工作和家庭,不受婆家约束。

    最难得的一点是来自于外界和婆家的尊重,大学教师,你想不尊重行嘛!

    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

    秦京茹觉得自己这辈子吃亏就吃在没有学识,更没有知识和见识上了。

    到了李学武家里最大的收获恰恰就是如此,跟什么人学什么样。

    李学武的豁达幽默,顾宁的沉稳端庄,老太太的慈祥宽容,是她来城里后最大的收获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她有所学习和改变,所以李学武对于她的看法也在慢慢发生改变。

    以前安排她来家里做事,更多的是因为家里确实需要个勤快人,更需要个知根知底的。

    这姑娘傻,好骗,容易摆布,不会出事,重要的是能让丈人家放心。

    其实秦京茹说自己没见识是对的,李学武家里能用她就不会用别人。

    因为还有谁能比得上司机的媳妇儿、情人的meimei来的更可靠呢。

    就算是丈母娘来了,都得让她留下继续做事。

    客厅里,顾宁走到李学武身边坐下,看着他盯着报纸认真,拿了茶壶续了热茶。

    “刚才京茹说的话你听见了吧?”

    “嗯”

    李学武应了一声,折叠了报纸,目光看向顾宁微微一笑道:“我一个大男人,咋好跟她讨论这个”。

    “再有”

    他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眼神示意了餐厅方向轻声说道:“平时相处得当,怎么大方都可以,但不能处处惯着”。

    “就知道~”

    顾宁抿嘴轻笑了一下,捧着茶杯小酌了起来。

    她太了解李学武的性格了,耳听八方的主儿,怎么会听不清秦京茹的话。

    所以就是故意的,故意不给秦京茹准话,吊着她,让她去求顾宁。

    到顾宁这里,一想就什么都明白了,能用她,用惯了的,还能换了别人去?

    怎么答复她都是对的,也能让秦京茹有一份畏惧,一份感激,在以后的生活里更安分,更用心。

    也别说这对儿夫妻是万恶的地主和地主婆儿,人跟人相处,交心但不能全交了心。

    那不是处关系,那是处仇人呢。

    “报纸我看了”

    顾宁放下茶杯,手指轻点了点李学武手里的报纸,说道:“跟你们厂有关系吧?”

    “何止是我们厂啊~”

    李学武语气怅然地说道:“整个工交系统基本上可以宣告飘红了”。

    说完抖了抖手里的报纸,从会议开始前就已经开始吹风了,直到今天出来的社论,依旧是这一话题。

    此前已经定下来的《工业十条》彻底被推翻,三个月的时间都没到,还得重新审议修改。

    上面对于修改的理由很霸道,说从思想上就是错误的,说此前召开的工交会议都是错误的。

    甚至在扩大会议上点名批评了工交系统的负责人,算新账,倒旧账。

    李学武心里很清楚,这把火是看准了工交系统更大,更有影响力,这才往上面引的。

    就在昨天,F4用了冯道宗同样的理由来批评工业发展思路,都是生产压了变革。

    这在李学武想来,根本不是发展思路错了,而是这条发展思路不是F4提出来的,这才是错误的

    “没关系,放心吧”

    李学武拍了拍顾宁的膝盖安慰道:“这又不止我们一个工厂,影响的范围多了去了,不至于的”。

    “是你的性格”

    顾宁伸手抓住了李学武放在她膝盖上的大手,认真地说道:“你做事太急,太要强了些,处处都有算计,总有算计不到的地方”。

    “是,你说的是”

    李学武叹了一口气,点头微笑道:“那就不急了,慢慢来,这世界离了我又不是活不下去了”。

    “嗯”

    顾宁很是认真地点了点头,同时也担心地捏了捏他的手。

    “国栋昨天来还有说你比他还累,比他还拼,让我劝劝你”。

    “呵~跟他比~”

    李学武没想到是这小子背刺自己,他自己摆烂,还不许别人卷。

    昨天在四合院,他有叮嘱小燕多咔嗤沈国栋,让他有点志气,别没事老想着热炕头那点事。

    这小子真有种,趁着来这边送东西和取东西的工夫,竟然敢还击自己。

    李学武的这些小伙伴们那是个顶个的想发财,想出息,唯独出了这么一个胸无大志的主儿。

    闻三儿和二孩儿为了生活甘愿跑到港城去奋斗,老彪子为了生活能去东北生活,只有沈国栋,深怕离家远了一步。

    就是在这四九城,能在东城都不会往西城区。

    李学武骂他活的一点志气没有,都不如村里的好老娘们儿!

    “我要是跟沈国栋比,现在都得让人欺负死”。

    “又没说不让你努力”

    顾宁嗔了他一句,说道:“是看你最近太累了,回家都没看书学习的时间,躺下就能睡着”。

    “嗯嗯,你批评的是”

    李学武点头道:“昨天回四合院,那些小子们都知道不耻下问,跟嫂子主动做学问,我是有所懈怠了”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的特色,讲究个人学习,看书也好,坐在一起讨论也罢,每天都要有所收获。

    这可真不是瞎掰,都说这个年代的人学识丰富,不是他们看的书多,也不是这个年代获取知识更方便,恰恰相反。

    是这个时代的人懂得珍惜所有获取知识的时间和渠道,有学习的态度和毅力。

    似是后世抱着手机看短视频傻呵呵的那种,又能学到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不要说什么在某音上也能学到新知识或者开拓视野,那都是假的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