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54章 人前显贵 (第3/5页)
自己糊弄自己呢。 短视频的算法就是根据你的喜好和认知给你推送相关的内容,你看的越多,知识面越狭窄。 让你刷一天的短视频,放下手机问你看着什么了,兴许就能说出几个热点新闻来。 要是隔三天问,恐怕连这一点内容都说不完整了。 这是没有思想交互的观看,比看电视都不如。 看书和讨论则是不然,是让你用头脑和思维去理解,去辩证,去建立独属于你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。 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,书读的多了,不仅能写的出来,也能说的出来。 口若悬河,滔滔不绝者,固然烦人些,但你也得认同他还能说,短视频看多了,你说话都懒得说了,这叫主动丧失语言沟通能力。 所以劝诸位少看短视频,多看书,多看好书,最好是支持正版阅读。 李学武平日里看书很杂,抄起哪本看哪本,有兴趣了甚至都能看给闺女准备的连环画。 开卷有益,必有所得。 顾宁的阅读量要远远超过于他,你看顾宁说话少,可内秀于中。 腹有诗书气自华,秦京茹永远都不会拿自己会做饭的能力去跟顾宁比。 因为她知道,顾宁可以动手学做饭,但她坐在那看不进去书本上的文字。 这就是文化素质层面高低所带来的上行和下行客观认知。 刘茵是传统的家庭妇女,也有婆婆从小教她带她,在老太太手里没少吃教训。 可你看她对三个儿媳妇儿有像是婆婆对自己那般的严苛吗? 不是她心慈手软,而是三个儿媳妇儿都是有学问,有能力的人。 老一辈的人都会讲,这没学问的人面对有学问的人就会忍不住的虚。 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嘛,都认定有学问的人更高贵一些。 当然了,李学武和顾宁都很清楚,学问高低并不绝对的代表个人素质高低。 但多读书,多学习,是提升个人素质和认真的良好途径。 饭桌上,李姝呜呜渣渣要自己用筷子吃饭,秦京茹哄不好,却是被顾宁一个眼神给止住了吵闹。 “就得mama制得了你!” 秦京茹点了点李姝的额头,嗔道:“喂你吃饭跟打仗似的,再这么闹,饿你三天”。 “还说呢” 李学武抬起头,看向秦京茹说道:“棒梗昨天就饿了一整天,晚上闹得院子里鸡飞狗跳的”。 “准是又闯祸了呗” 秦京茹撇撇嘴角,道:“我姐都快管不了他了,一说一梗哒,现在还有脾气了呢,用绝食来威胁”。 “说是逃课,往海子那边滑冰去了” 李学武点点头,看着闺女说道:“我闺女以后长大了可千万不要如此淘气啊”。 “呵~等着吧~” 秦京茹一副以后有你头疼的模样,一勺一勺地喂着李姝,嘴里说道:“只要你说不让她干的,她踅摸儿的趁你不注意要去干”。 “那就打~” 李学武故作凶狠的表情对着闺女道:“要是不听话,那就动家法打屁股!” “打!” 李姝有样学样,看见叭叭的样子,也学着凶狠的表情,奶凶奶凶地喊道:“打!打!” “你可教点好的吧~” 秦京茹无奈地说道:“您要么就动真格的,要么就别吓唬她,越吓唬越不怕你”。 “好,等我几天” 李学武很是认真地点点头,说道:“等我不忙了的,非抽出时间来好好教训教训她不可”。 “~~~” 秦京茹的嘴都要撇到天上去了,那意思是:就您?还不忙的时候? 您怎么不说舍不得动手打呢!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,媳妇儿都是人家的好,千古名言。 饭桌上,都是两人在闲聊,说了说四合院那边的情况。 天头冷实诚了,院里的老人不耐出屋了,尤其是后院住着的聋老太太,今年的状态就没有往年的好。 一大爷年中造了那场罪,身子骨也是不比从前,一大妈照顾后院还得照顾他。 好在是今年的院里消停,没那么些个破烂事儿。 后院住进来的费善英是个厉害的主儿,前面有倒座房和李家照应着,挺着大肚子照顾一个孩子还算轻松。 闻三儿虽然在港城,不过同家里通讯方便,借着电台的便利,也经常有消息往来。 钱财这些是不必担心的,后院缺少啥都不用费善英吱声,小燕必然是要张罗的。 刘茵和老太太,一天带着赵雅芳去串八趟门都少说了,啥事都没有。 就是对面儿住着的老刘家,因为三个孩子都不在跟前儿了,真正的消停了下来。 老大刘光齐因为父亲和母亲的原因,更少回家来了。 老二被厂里调去了钢城支援建设,老三被李学武调去一监所支援劳动,老两口过日子,真是难得的舒心。 就是二大妈的眼睛斜了,嘴也歪了,走路费点劲儿,说话也不太利索,所以轻易是不出来走动的。 见着的少了,也没人再提及他们家那点子事了。 不然就是刘海中犯的错误,再加上他们家老三的情况,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。 中院其实最和谐,也最热闹,全赖傻柱家添人进口,又在夏天起了新房子。 他是好折腾的,由着一大爷的照顾,又同秦淮茹家里相处得当,却是得了一心病。 父亲李顺上次回来给确诊的,也告知了雨水如何调理,现在大概就那么回事吧。 迪丽雅一天不生产,雨水一天不结婚,他这心里总是提着吊着的,还能好到哪儿去。 以前雨水也是这么过来的,他都不担心,这一次完全是迪丽雅怀孕拐带的。 物极必反,心太大了越容易郁结,就像说外向的人也得精神病一样。 当然了,傻柱不是精神病,就是特么话多了,扯淡扯的有点歪。 能跟秦淮茹家里相处的好,那自然是他过的好,秦淮茹家里过的也好缘故。 家里生活好了,秦淮茹赚的多了,贾张氏都不显得那么刻薄了。 当然了,她那张嘴依旧是没变,还是那么的讨人嫌。 不过秦淮茹有出息,院里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