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六章 嗜命的御座(四十六) (第2/2页)
年纪,如今不但要管着法部每天的海量案件,还兼着文部那边的烂摊子,实在力不从心了。 众人同情地看了他一眼,只是劝慰。这掌管官员升迁的文部太过重要,也只有由无党无派的萧直统摄最为叫人放心,否则为了利益和要职的分配,这朝堂上早就上演全武行了。在新任尚书走马上任之前,也只好辛苦这位老大人了。 “工部一切顺利,但财部的亏空实在太大,很可能会影响到今年帝国的预算,万不得已,也只能叫停一些没有启动的项目了。” 牛英辰淡淡地汇报着自己的工作,他的工部在此次冲击中受到的影响最小,而兼管的财部却是真正的令他忧心。钱宏兮留下了太大了漏洞,这已经不是凭借个人能力能够修补得了的。 “京师和各地一切正常,没有、也不会发生任何混乱。我军正在密切监视邻国的动向,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我方的眼睛。各位大人放心吧,还请集中精力解决国内的问题。” 众人目光复杂地看着侃侃而谈的马俪,让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在朝堂上大谈军国大事,这在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。可是如今,纵观整个京师,论资历、论战功、论家世,没人能出马俪之右,再加上军队、尤其是羽林军高闵、马绍等一众将领的支持,马俪已经在代行军部尚书的职责。而且不得不承认,这位花季少女有着堪比老将的手腕,细腻之处更让不少军部的老人汗颜。 就在昨天,马俪已经找到并捣破了钱宏兮训练“南风”的老巢,当时里面的教官仍在对里面的成员做着惨无人道的训练,并命令他们以后一定要为逝去的主君复仇。其所在的地方极为隐秘,若换成了别人,哪怕没有个一年半载根本无法成事。而又是马俪的一声令下,让与钱宏兮交结极深的华南兵团的一些部队冷静了下来,没有发生哗变。作为在这场变动后有大功于社稷的功臣,越级升迁似乎也并无不可。
但她是马氏的人,马氏不参与政权,虽然不是硬性规定,但早已经成为世所公认的事情,那么马俪的出山,是不是代表着马氏从此要进军政界?一想起一个同时在军政两界拥有无比影响力的大世家,大臣们就会心中生寒,这实在是太危险了,一个不好,随时有改朝换代的可能。而最令他们担心的,还是如今这位带着清爽笑容的女孩的铁血手段。 高闵没有因为在永和宫的大开杀戒而受到任何惩罚,反而得到了帝国的公开嘉奖,原因就是马俪已经承认,高闵的一切行动都是她出谋划策的。而马俪目的就是迅速结束叛乱,将影响降至最低。这话换做任何人说,连百姓也不会相信的,可马俪是马氏的人,她说是为了帝国大局考虑,不管官员信不信,总之臣民是肯定信的。这就是马氏的人望,也是马俪之所以敢这样做的底气。 现在,大伙唯一担心的是,以如今朝中的局势,已经没有人能够制衡马俪在京师的势力,至少如今的军队,是全部听从于马俪一人的。这对于习惯平衡政局的大臣们来说,是难以接受、又无可奈何的。 各人都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,但牛英辰的一声惊呼却打断了他们,奇怪的目光不由全部集中在了这位平日处变不惊的工部尚书身上,看着他惊喜交加的脸,又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大家的眼前不禁一亮。 沉肃冷厉的面容,似乎天下没有任何事能够难住他;如龙似虎的脚步,足以迈过一切艰难险阻;渊渟岳峙的气势,将大殿中颓败的气氛一扫而空;有如实质的目光,让人不禁折服、安心。 身披大氅,在娇艳如花的钱黛兮的搀扶下缓缓步入大殿的,正是昏迷多天的叶孤君,他扫过在场每个人的脸,轻声说道:“看来我一回来,就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啊。” “先生!”牛英辰急忙跑到他的身边,嘘寒问暖,他对叶孤君,一向视作良师,恭敬有加。 “兄长大人!”拉着叶孤君的手臂,不住向他邀功的马俪,更让人们大跌眼镜。这两人什么时候结成义兄妹了? 看着拖着病体,犹有一股气吞天下魄力的叶孤君,满朝百官突然觉得,这往常面目可憎的家伙,似乎也有可靠而可爱的一面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