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3】 天王定都 (第2/2页)
点私心,否则根本就杜绝不了贪欲。 其实,太平天国提倡的公平和平均,并没有完全实现,特别是到了中后期,太平军的高级将领和诸王生活奢靡,完全破坏了制度的公平性。对奢侈品的追求,让他们意识到手工业和商业的重要性,而圣库又无法提供这些源源不断的商品,逐渐又恢复了城内的工商业。 另外,因为开支日益增加,农业税和商业税也恢复起来,太平天国自己倡导的平均和公平制度被自己破坏了。总之,凡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,都将会走向灭亡,被历史淘汰。可见,《天朝田亩制度》不过是一副交织着现实和幻梦,交织着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。 经过一番改造,整个天京城已经成了一个大军营,最大限度的扩充了军事力量,精兵号称六十万。城内居民也只有两种人,一种是太平天国的官吏和军士,另一种就是这些人的家属。直到手工业和商业恢复后,城内才开始有了做生意的商人,也多了一些打工跑腿的普通百姓。 洪秀全引以为傲的就是他的拜上帝教,从立国建军之处,就不断向群众宣扬教义,神化自己是上帝的儿子。定都天京城后,全面清理“异类”,烧毁寺庙、道光和文庙,杀戮和驱赶道士、僧侣和儒生,他这种极端的反孔孟,反宗教,反文化传统的做法,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。 从这一方面看,后世人之所以赞扬洪秀全和太平军,主要基于反清这一观点,其他的一无是处。创立传播脱胎于天主教的教义,强化人民信仰毫无道理的邪教,不知今天我们这些后人做如何感想,特别是禁止夫妻之间过正常的****诸如此类的怪诞策略,又不知我们这些后人如何感想,假如换做你,又当如何?难道这就不是奴役吗?
有理智的人,都应该客观的看待问题,客观对待各民族的历史,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大度的民族,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文明的中国。太平天国的一些偏激做法,有悖于伦理,短短数月就清理掉了城内其他教义和思想,不断强化拜上帝教的教义。 洪秀全印发了大量的太平天国的文书,比如经他删改和解释后的《圣经》,新编的识字教材《御制千字文》,还还改掉了不少汉字,制定了许多奇怪的习俗和礼仪标准,简直有些不伦不类,不客气的说,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玷污。 完成这些以后,洪秀全开始大修天王府,彰显自己天上人间独一无二的地位。规划中的天王府,以原来的两江总督府为基础扩建,东至黄家塘,西至碑亭巷,北至浮桥、杨吴城壕一线,南至科巷。 “宫垣九重,建筑崇宏”,宫城分内外二重,外称太阳城,内名金龙城,外有城壕;太阳城正门为天朝门,金龙城正门为圣天门,正殿为金龙殿;还有二殿、三殿,有穿堂直通**;最后为后林苑,东西两侧有花园。 分封的诸王,也开始大肆扩建王府,沿路抢掠而来的金钱很大一部分都花在这上面了,数万妇女和大批工匠都投身在工地上。 定都天京,修建宫殿,还开始任命官吏,举行科举,基本上完成了一个国家应有的简直,天平天国到今天算是正式立国。消息不胫而走,天下大动,造反作乱者更加肆虐了,潜伏已久的暴民也都露出水面,还有那些投机冒险者,也组织起武装力量,加入到造反的行列中。 坐在京城金銮殿上的李书星,一直观望着这一切,太平天国就像一个导火索,一旦被点燃,就会引起一连串的爆炸。现在终于爆发出来了,江南各地更乱了,江北各地也不安生,边疆更是蠢蠢欲动,说句难听点话,当前的中国,已经乱成一锅粥了。 李书星要的就是这个结果,把所有的不稳定因素都激发出来,一次性解决,以免将来时刻提防。反正当前还能应付,太平军不足为据,帝国列强也没什么可怕的,最让他担心的是不能利用时机,发展经济,富国强民。只有整个国家强盛了,整个中华民族强大了,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强者之列。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民安于享乐的日子过的太久了,需要通过这场动乱和战争,淬炼整个民族,优化整个民族,加强各民族的融合。形成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重德务实、自强不息、和平宽容及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